宫颈疾病精准筛查费用3千_宫颈疾病精准筛查费用多少
1.为什么日本癌症筛查检查项目那么多?
2.《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个外行人的读后感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而在这个女性的节日里也有专家提出要重视女性的健康,在女性中高发的恶性疾病为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这三大恶性肿瘤,这三种癌症一旦患上致死率是极高的。但其实女性只要按照时间定期的去做妇科检查就能够有效的预防这些疾病,正常女性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其次就是建议已经20岁并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在每三年的时候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另外高危人群则需要在每年的时候进行一次筛查。如果宫颈癌筛查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注射宫颈癌疫苗,这种疫苗可有效的预防HPV,而宫颈癌的引发与HPV有着直接的关系,虽说不能100%的预防,但也可有效地降低患宫颈癌的几率。
定期进行各项检查除掉宫颈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在早期也是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在每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这些疾病在早期如果被发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也是有着很大几率能够治愈,但如果没有体检的习惯,等身体发现了不是异常的时候,再去医院检查确诊的时候,几乎病情都已经恶化,这个时候治疗远远没有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好。
另外就是女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私处以及性生活的清洁,养成每天清洗每天换内衣的好习惯。并在日常的饮食中加强补充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我们人体内的免疫力是可以有效的去抵抗一部分的癌细胞,如果自身免疫力较强的情况下,就不容易被一些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着愉悦的心情,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生气抑郁的情绪状态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健康也是极其有利的。
为什么日本癌症筛查检查项目那么多?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是检查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能够发现各种恶性肿瘤。甲胎蛋白(AFE):检测肝脏肿瘤标志物,是排查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方法。癌胚抗原(CEA):检测胃、广谱、肠道、直肠、胰胆等肿瘤标志物,筛查早期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癌抗原(CA-125):检测卵巢肿瘤标志物的方法,用于卵巢、胃肠、结肠、子宫内膜等早期癌症筛查。癌抗原(CA-15-3):检测乳腺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细胞角蛋白(CYFRA21-1):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标志物,主要筛查早期非小细胞癌和N母细胞肿瘤等癌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母细胞肿瘤标志物,用来筛查早期小细胞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TCT检查:又称为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测,主要用来筛查宫颈癌变。乳腺钼靶:这是现在检查乳腺癌最先进、精准的仪器,可以发现深部的微小乳腺癌早期症状,在北京只有少数体检机构钼靶检测仪,民众体检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肛门指检:肛门指诊是确定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大约70%左右的直肠癌都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发现。便常规检查:通过对粪便的各种化验结果可以准确分析出十分有大肠肿瘤。癌症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大家都知道癌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行的治愈方法,预防就成了重中之重,其中早期发现才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这也是主流医学界的共识。其实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筛查方法,但是需要筛查的人却是非常多。肿瘤筛查就是用简单的检测方法,在大样本人群中的以专业的筛查方法找出可能患肿瘤的人找出来,这种筛查方法一定要符合简单和大样本这两个条件,否则就不能进行筛查工作。所谓的筛查,一定是在那些没有症状、外表看来很健康的人群中进行才行,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筛查了,并且要对筛查可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程度进行有效评价。如果是对那些有明显症状的人群进行肿瘤筛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每年常规体检之外,建议高危妇女做妇科的防癌检查。女性应在首次夫妻生活后约3年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到30岁,每年接受一次普通宫颈细胞学检查,或2-3年接受一次宫颈细胞DNA测试。家族中有人出现了大肠直肠癌基因突变,或家族中存在可能的直肠癌常染色体主导的遗传易感性,具备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应考虑在35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早期子宫内膜癌检查。卵巢癌筛查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的高危人群和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35岁以下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 35岁以上女性,在健康体检时,建议加入钼钯X射线检查项目。通过肿瘤筛查将早期发现病人和高危险人群于健康人群区分开来,是预防癌症等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就是通过快速的检验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患某种疾病但看似健康的人群和健康人群区别开,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个外行人的读后感
癌症是目前人类的第一杀手,癌细胞就是人体内的疯狂跑车,耗油大、损耗快。这辆跑车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狂的,从造车到疯狂奔跑,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身体内已经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的外表看起来一切如常,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是健康的。
直到某一天,这辆跑车疯狂奔跑,当我们发现时,它已经刹不住车,停不下了,于是,生命也随之耗尽。
所以,对于癌症,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预防,比如不抽烟、不喝酒,均衡饮食,多运动等。但癌症的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体内基因发生突变,这是谁都没有办法预防的事情。因此,我们能够做的便是对癌症做筛查。在癌症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将它扼杀,不让癌症有继续发展的机会。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是癌症筛查的关键。
日本的癌症筛查检查细致、精确度高,专业、可靠,很多人选择去日本做癌症筛查。但很多人也会有疑问:为什么日本癌症筛查有这么多癌症筛查项目呢?
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
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目前每一种癌症的有效筛查方式都是不同的。现在市场上有五花八门的癌症筛查方法,比如用一种方式筛查癌症的方法。需要说的是,无论是影像检查、血液检测还是其他手段。现在还没有一种癌症筛查手段被临床证明有效的在普通大众中检查多种癌症。
如果市面上有一种简单方法能够筛查很多种不同的癌症,那百分百是夸大的,甚至是有欺骗的成分。癌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它包括很多种类,是全身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疾病。所以,癌症的额筛查方法也是多样的。
目前根据由全美知名疾病预防医学专家组成,主要是提供疾病预防筛查方面指导的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 USPSTF )提供的明确癌症筛查指南的只有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 4 种癌症。
对亚洲女性来说,乳腺癌推荐筛查方法是乳腺钼靶和 B 超组合在一起来筛查。宫颈癌则是 HPV 检测以及子宫颈、子宫体细胞检查。肺癌是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结直肠癌则是肠镜筛查。
除了这些已经提供的明确筛查指南之外,其他的手段也能够筛查其他的癌症。比如,胃癌方面的癌变最好是做胃镜,肝癌则做血清检查、肝功能检查等,甲状腺方面的最好是做 B 超检查。而肿瘤标志物和血液检测则可以提供相应的参考,如果这些检查有问题,则作进一步的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癌症对应不同的筛查项目,一种筛查方法筛查不了多种癌症,针对不同的癌症,还是需要做相对应的检查。
癌症筛查原则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筛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技术手段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查某种早期的癌症。胰腺癌、胆管癌、卵巢癌这些癌症通常一发现就是晚期,主要是因为这些癌症早期通常表现出什么症状,否则很难自我发现,而且这些癌症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
有效性个特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方便性是衡量癌症筛查是否真正有效的标准。
有效性和特异性是可以灵敏的发现早期癌变。这不光依赖于癌症筛查设备的先进,同时也依赖于体检医生的专业性。比如对结直肠肠癌来说,肠镜是国际上通用的筛查方法。肠镜可以灵敏的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癌变,但与此同时,肠镜检查细致,体检医生经验丰不丰富也是影响因素。
安全性就是对健康人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日本体检当中,癌症筛查的体检项目都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很多日本癌症的筛查机构却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比如将 PET-CT 当做正常的癌症筛查手段无差别的推荐给癌症筛查的人群。
这是错误的。因为 PET-CT 有辐射,它是针对已经确诊的癌症病人使用的,用来观察癌症的病变情况。对普通的做癌症筛查的人来说,这是不必要的。不仅是辐射强,另一方面,PET-CT 的癌症筛查费用并不低,所以无论是基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PET-CT 都是不需要做的。
经济性和方便性是说是否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就比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 PET-CT,它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用到的癌症筛查项目。
所以,日本癌症体检项目多是说每一种癌症对应的筛查项目是不同的,筛查的癌症种类越全面,癌症筛查项目越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不必要的癌症筛查项目就要被纳入其中,多而准才是癌症筛查所必须的。
这本书是医学通识讲义,冠以薄世宁本人大名,是近两年比较火的医学科普书籍。抱着好奇的心理,在团员活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报名买了这本书。阅读过程中最大感受是,明明是枯燥晦涩的医学,硬读出了网络爽文的感觉。通俗易懂,用“人话”阐释疾病与健康、医疗与医学、医学发展与医生精进等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本书传达的理念,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健康的身体才是延缓衰老、战胜疾病的关键,医疗活动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本书作者薄世宁,北大临床医学博士,北大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其他头衔不必细说。科普是面向非专业人士介绍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讲,我们不缺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能把专业的医学知识给外行人讲明白的,寥寥无几。薄世宁就是这样一个人,致力于把专业领域的医学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持续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罗振宇找到薄世宁,在得到上开了一堂“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些讲义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这本书。
本书共七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医学的前提,第二部分深入阐释疾病与医疗,第三部分是现代医学演化中几个重要发明,第四部分讲的是改变医学的名医,第五部分讲的是医生如何在限制条件下做出最优解,怎样做聪明的患者,以及如何走完生命旅途最后一程。本书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医学为什么而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救人性命胜于建造七层佛塔,是至善之举。薄世宁提出,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挽救生命,先保证活着,再努力提高生命质量,让病人活得有尊严。这也就决定了,医学考虑的不只是病,还要考虑到人本身。跟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医学是理性和冷静的,所有步骤都要严谨,所有操作都要规范,作者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是真正的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场。先千方百计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再提供康复支持,是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一章,作者介绍了几个推动医学发展的的重要,例如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临床手术施展的可能性,医者因此有机会探索生命禁区;抗生素的使用让细菌无处遁形,伤口感染不至于要截肢才能保命;循证医学给出了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医疗方法,诊疗和用药更加科学规范,让医源性损害降到最小;医药不断迭代升级对人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少。许多在以前被看成绝症的疾病,现在也能被看好,只有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才能消灭疾病,缓解病人的苦痛。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伴随着科学的人文是真正的人文。
什么是疾病?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尤其是感染了烈性传染病的人,都被看作魔鬼附体或是天神降罪,极有可能面临被烧死或驱逐的命运。当时的科技条件不足以支撑人们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现在,人们可以追溯到疾病病因,找到疾病的病理学基础,真正做到对“病”治疗。注意到书中对“病”而不是对“症”的讨论。长期以来,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刀切处理方式被许多人诟病,按照专业术语,痛是症状,却不是病因,而症状恰恰是身体预警信号。比如刀割到手时会出血,有痛感,人就会及时缩回手,以免更深的伤害。再比如过敏,接触时各种不适反应让我们自动远离过敏物质,这也是身体的自我防护,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症状,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在这里,作者努力传达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的重要理念。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薄世宁提出,要理解疾病,就要先理解人体自身的不完美。人体基因是不完美的,各种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与基因有关,这些致病基因传递下来,疾病相伴而生;人体器官是不完美的,例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幼生期特别长。很多动物出生时就会走,而刚生下来的婴儿十分脆弱,需要精心照料;人体适应能力不完美的,我们现在的模样都是进化的结果,环境变化速度太快,各种新式疾病的出现就是例证。进化的不完美是疾病出现的基础。“我病故我在”,生命的旅程注定是有疾病相伴相随的。慢性疾病就是这样,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已有证据表明,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身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持续受损激发了代偿机制,没有受损的部分替代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人体才没有察觉到异样。这给我们带来疾病防治启示,第一,早期筛查疾病是有必要的,宫颈癌筛查可以让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率提高8倍以上。第二,从源头预防疾病或者从中间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发展。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从源头预防HPV感染,已经感染的可以取阻断措施。除了筛查,作者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人类健康离不开自身免疫屏障的保护,免疫才是人体健康的底层逻辑。我们不是要消灭所有的细菌和,相反,我们要与之共存,努力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暴露在细菌、之下依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一个普通人,是否有必要了解如何治愈疾病?由于医疗本身的复杂和专业性,想对外行解释清楚十分有难度,我仅尝试输出。医疗过程最主要的活动是诊断与治疗。作者提出以下论断,诊断是设与验证的循环。面对全新的病症,医生需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及过往经验,保持开放思维,判断病情。治疗是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的互动。医生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医学目标和患者需求相匹配。矫正牙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医生的目标是通过医学操作让牙齿变整齐,在矫正前要评估是否拔牙,还要尽可能达到患者的想要的“美”的效果。同时医疗活动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药物,药物疗效越来越好,对身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小,也能反应医学水平提高。治疗疟疾的一种特效药——奎宁。人们偶然发现猴子也得疟疾,得了疟疾的猴子会拼命啃食一种树的树皮,啃了一段时间疟疾就好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树皮研成粉末制成药品。奎宁的确有治疗疟疾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很大,过量服用还会致死。当时人们只知树皮可以抗疟,对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病人不得不忍受药物副作用。再如避孕药,从单相片发展到现在的三相片。三相片的设计更符合女性身体雌孕激素的变化过程,总体孕激素比单相片减少30%,所以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少。著名**《我不是药神》里面从印度进口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格列卫,与普通化疗相比,接受格列卫的患者生存率提高到89%,在此之前,只有30%的患者可以活过5年。科学家们在患者的肿瘤细胞里面发现了异常染色体,证明这条染色体和疾病相关。找到了精确的发病机制,也就为格列卫的出现带来了可能,临床证明病人的耐受性更好而且存活率更高。这也说明,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能出现好的药品。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工程?主要的两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预防。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反复宣教、清洁的饮用水、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疫苗接种、公共场合放置避孕套发放机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相关疾病发生。今年最大的黑天鹅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不得不戴上口罩,却意外减少了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大家出不了门,外卖也送不到家门口,自己动手做饭不仅提高厨艺还减少了胃肠疾病的发生率。公共卫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比如一人接种,不仅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了别人。当一个系统中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剩下的人即使没有产生抗体也会受益。公共卫生产生正外部性,效果显现晚,市场没有提供积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项公共工程只能由机构来提供。从免费的蚊帐和避孕套、强制的疫苗接种、垃圾集中处理、水源过滤系统、到公共场所的控烟行动,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健康。公共卫生被作者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在接下来的章节,有一章介绍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一章介绍改变医学的大医生。疫苗、、抗生素、治疗精神疾病的氯丙嗪、避孕药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明。我十分自豪能在6个改变医学的大医生里看到2个来自中国,分别是伍连德和林巧稚。伍连德是晚清时期的人,曾经留学西方做过传染病研究,一场突发东北鼠疫让他临危受命。他做了三件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控制传染源,士兵挨家挨户搜查染上疫病的人和尸体,人全部送医院,尸体全部焚烧、掩埋,同时对房屋全部消毒。其次,这种鼠疫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伍连德取了减少人员流动和隔离的办法,实行严格交通管制,铁路停运,所有到站旅客实行一周左右隔离观察,推广使用简易口罩,同时将病人按照症状轻重分在重症、轻症、疑似病院,不同病情的病人分开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不到4个月,鼠疫死亡人数零报告。之所以隆重介绍这次瘟疫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以科学手段控制疫情的成功案例,现在读来仍然醍醐灌顶,伍连德控制鼠疫的介绍,简直和今年抗击肺炎疫情做法如出一辙。这说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性。另一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林巧稚,她是6个人里面唯一的女性医生。据说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她开创了中国妇产科学,为中国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终身未婚。林巧稚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坚韧的品格以及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让人深受感动,心中敬服。
最后一章可以总结为医生是如何升级打怪的。医生这个职业,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寻求最优解,要克服不理性的冲动作出最佳决策。时间不等人,必须迅速抓住重点,以最快的速度看好一个病人。这是每个医生的精进之路。作为患者,主动配合医生,早筛查早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做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因为健康,生命才有无限精彩。如泰戈尔的诗描写的那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一个生命最好的归宿。
本书从健康与疾病的基本原理出发,引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和文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深奥的科学道理。从科普到认知,读者可以学到不少实用主义知识点,也能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刻。毫无疑问,作者在医学科普方面做了一次成功且有益的尝试。
2020年8月31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