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预防小知识_宫颈疾病防治工程的意义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

1.“组学”技术。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

1.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预防整体技术方案;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

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

1.老年人保健。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女常见多发病;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的医学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

1.传染病防控。重点围绕艾滋病、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针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卫生、环境危害和职业卫生、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药品安全发生,保障生物安全。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业支撑。

发展重点:

1.新药研发。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孤儿药及婴幼儿用药的开发,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和保障药品安全。

2.医疗器械研发。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我国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等现场救援需求,研发应急救援装备。

3.中药现代化。围绕中药、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新型制剂、临床疗效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进行关键技术研究;进行GAP种植基地技术优化升级及规模化推广,开展珍稀濒危中药的培育研究和替代品研究,加强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以及中药新剂型和新工艺的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加强疗效确切、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等。

4.新型健康产品开发。加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及诊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批健康产品。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根据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系统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集成医学领域的科技,打造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临床协同研究网络等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全过程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医学科技开放共享,实现我国医学研究的大尺度整合集成,推动医学科技快速发展,为催生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发展重点:

1.新型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优势医院建设一批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依托科研机构及大学建设一批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为我国的医学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2.临床协同研究网络。进一步加大我国医学研究的整合力度,依托临床研究基地,打造一批跨学科、跨地域的专科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研究流程,建立形成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新型协同攻关和持续推进机制;通过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系统建设临床样本库、疾病注册登记共享平台,以及临床研究数据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医学和诊治信息的集成、整合、共享、挖掘和分析,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疾病防治研究库群,实现医学研究大尺度的整合;注重加强医学和循证医学研究平台和能力建设。

3.大型队列研究基地。重点加强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预防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做好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建设具有化、精细化、组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等特征的可持续研究的国家大型队列,建设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4.医学科技信息和战略研究平台。整合医学科技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信息,加强医学科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科技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和信息产品推送能力,为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加强医学科技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鼓励医学科技领域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及研究机构的建立,建立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库,前瞻性把握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高医学领域宏观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与高效管理的能力。

5.医学实验动物平台。系统建立丰富的实验动物品系和实验动物基因突变体库;加快发展重大疾病的实验哺乳动物模型,满足疾病机制、药物筛选、临床治疗研究等需要;建立起国内模型动物的保种基地,实现实验动物和模型动物的保种及规模化供应。

这本书是医学通识讲义,冠以薄世宁本人大名,是近两年比较火的医学科普书籍。抱着好奇的心理,在团员活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报名买了这本书。阅读过程中最大感受是,明明是枯燥晦涩的医学,硬读出了网络爽文的感觉。通俗易懂,用“人话”阐释疾病与健康、医疗与医学、医学发展与医生精进等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本书传达的理念,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健康的身体才是延缓衰老、战胜疾病的关键,医疗活动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本书作者薄世宁,北大临床医学博士,北大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其他头衔不必细说。科普是面向非专业人士介绍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讲,我们不缺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能把专业的医学知识给外行人讲明白的,寥寥无几。薄世宁就是这样一个人,致力于把专业领域的医学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持续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罗振宇找到薄世宁,在得到上开了一堂“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些讲义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这本书。

本书共七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医学的前提,第二部分深入阐释疾病与医疗,第三部分是现代医学演化中几个重要发明,第四部分讲的是改变医学的名医,第五部分讲的是医生如何在限制条件下做出最优解,怎样做聪明的患者,以及如何走完生命旅途最后一程。本书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医学为什么而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救人性命胜于建造七层佛塔,是至善之举。薄世宁提出,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挽救生命,先保证活着,再努力提高生命质量,让病人活得有尊严。这也就决定了,医学考虑的不只是病,还要考虑到人本身。跟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医学是理性和冷静的,所有步骤都要严谨,所有操作都要规范,作者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是真正的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场。先千方百计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再提供康复支持,是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一章,作者介绍了几个推动医学发展的的重要,例如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临床手术施展的可能性,医者因此有机会探索生命禁区;抗生素的使用让细菌无处遁形,伤口感染不至于要截肢才能保命;循证医学给出了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医疗方法,诊疗和用药更加科学规范,让医源性损害降到最小;医药不断迭代升级对人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少。许多在以前被看成绝症的疾病,现在也能被看好,只有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才能消灭疾病,缓解病人的苦痛。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伴随着科学的人文是真正的人文。

什么是疾病?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尤其是感染了烈性传染病的人,都被看作魔鬼附体或是天神降罪,极有可能面临被烧死或驱逐的命运。当时的科技条件不足以支撑人们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现在,人们可以追溯到疾病病因,找到疾病的病理学基础,真正做到对“病”治疗。注意到书中对“病”而不是对“症”的讨论。长期以来,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刀切处理方式被许多人诟病,按照专业术语,痛是症状,却不是病因,而症状恰恰是身体预警信号。比如刀割到手时会出血,有痛感,人就会及时缩回手,以免更深的伤害。再比如过敏,接触时各种不适反应让我们自动远离过敏物质,这也是身体的自我防护,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症状,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在这里,作者努力传达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的重要理念。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薄世宁提出,要理解疾病,就要先理解人体自身的不完美。人体基因是不完美的,各种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与基因有关,这些致病基因传递下来,疾病相伴而生;人体器官是不完美的,例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幼生期特别长。很多动物出生时就会走,而刚生下来的婴儿十分脆弱,需要精心照料;人体适应能力不完美的,我们现在的模样都是进化的结果,环境变化速度太快,各种新式疾病的出现就是例证。进化的不完美是疾病出现的基础。“我病故我在”,生命的旅程注定是有疾病相伴相随的。慢性疾病就是这样,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已有证据表明,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身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持续受损激发了代偿机制,没有受损的部分替代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人体才没有察觉到异样。这给我们带来疾病防治启示,第一,早期筛查疾病是有必要的,宫颈癌筛查可以让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率提高8倍以上。第二,从源头预防疾病或者从中间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发展。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从源头预防HPV感染,已经感染的可以取阻断措施。除了筛查,作者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人类健康离不开自身免疫屏障的保护,免疫才是人体健康的底层逻辑。我们不是要消灭所有的细菌和,相反,我们要与之共存,努力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暴露在细菌、之下依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一个普通人,是否有必要了解如何治愈疾病?由于医疗本身的复杂和专业性,想对外行解释清楚十分有难度,我仅尝试输出。医疗过程最主要的活动是诊断与治疗。作者提出以下论断,诊断是设与验证的循环。面对全新的病症,医生需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及过往经验,保持开放思维,判断病情。治疗是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的互动。医生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医学目标和患者需求相匹配。矫正牙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医生的目标是通过医学操作让牙齿变整齐,在矫正前要评估是否拔牙,还要尽可能达到患者的想要的“美”的效果。同时医疗活动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药物,药物疗效越来越好,对身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小,也能反应医学水平提高。治疗疟疾的一种特效药——奎宁。人们偶然发现猴子也得疟疾,得了疟疾的猴子会拼命啃食一种树的树皮,啃了一段时间疟疾就好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树皮研成粉末制成药品。奎宁的确有治疗疟疾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很大,过量服用还会致死。当时人们只知树皮可以抗疟,对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病人不得不忍受药物副作用。再如避孕药,从单相片发展到现在的三相片。三相片的设计更符合女性身体雌孕激素的变化过程,总体孕激素比单相片减少30%,所以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少。著名**《我不是药神》里面从印度进口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格列卫,与普通化疗相比,接受格列卫的患者生存率提高到89%,在此之前,只有30%的患者可以活过5年。科学家们在患者的肿瘤细胞里面发现了异常染色体,证明这条染色体和疾病相关。找到了精确的发病机制,也就为格列卫的出现带来了可能,临床证明病人的耐受性更好而且存活率更高。这也说明,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能出现好的药品。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工程?主要的两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预防。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反复宣教、清洁的饮用水、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疫苗接种、公共场合放置避孕套发放机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相关疾病发生。今年最大的黑天鹅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不得不戴上口罩,却意外减少了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大家出不了门,外卖也送不到家门口,自己动手做饭不仅提高厨艺还减少了胃肠疾病的发生率。公共卫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比如一人接种,不仅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了别人。当一个系统中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剩下的人即使没有产生抗体也会受益。公共卫生产生正外部性,效果显现晚,市场没有提供积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项公共工程只能由机构来提供。从免费的蚊帐和避孕套、强制的疫苗接种、垃圾集中处理、水源过滤系统、到公共场所的控烟行动,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健康。公共卫生被作者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在接下来的章节,有一章介绍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一章介绍改变医学的大医生。疫苗、、抗生素、治疗精神疾病的氯丙嗪、避孕药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明。我十分自豪能在6个改变医学的大医生里看到2个来自中国,分别是伍连德和林巧稚。伍连德是晚清时期的人,曾经留学西方做过传染病研究,一场突发东北鼠疫让他临危受命。他做了三件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控制传染源,士兵挨家挨户搜查染上疫病的人和尸体,人全部送医院,尸体全部焚烧、掩埋,同时对房屋全部消毒。其次,这种鼠疫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伍连德取了减少人员流动和隔离的办法,实行严格交通管制,铁路停运,所有到站旅客实行一周左右隔离观察,推广使用简易口罩,同时将病人按照症状轻重分在重症、轻症、疑似病院,不同病情的病人分开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不到4个月,鼠疫死亡人数零报告。之所以隆重介绍这次瘟疫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以科学手段控制疫情的成功案例,现在读来仍然醍醐灌顶,伍连德控制鼠疫的介绍,简直和今年抗击肺炎疫情做法如出一辙。这说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性。另一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林巧稚,她是6个人里面唯一的女性医生。据说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她开创了中国妇产科学,为中国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终身未婚。林巧稚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坚韧的品格以及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让人深受感动,心中敬服。

最后一章可以总结为医生是如何升级打怪的。医生这个职业,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寻求最优解,要克服不理性的冲动作出最佳决策。时间不等人,必须迅速抓住重点,以最快的速度看好一个病人。这是每个医生的精进之路。作为患者,主动配合医生,早筛查早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做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因为健康,生命才有无限精彩。如泰戈尔的诗描写的那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一个生命最好的归宿。

本书从健康与疾病的基本原理出发,引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和文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深奥的科学道理。从科普到认知,读者可以学到不少实用主义知识点,也能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刻。毫无疑问,作者在医学科普方面做了一次成功且有益的尝试。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