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

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查中AFP274.900 CA192.7其他都没超出参考值还低了好多这份报告说明了什么?

3.体检后怎样读懂报告单

4.体检报告上出现哪些字眼需要进一步体检?

5.肿瘤指标有哪几只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5项报告管多久时间_妇科肿瘤标志五项

朋友你好!选择肿瘤标志物时,医生首先要明确每一个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及患者实际情况。而且肿瘤标志物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恶性肿瘤所特有的。另外,肿瘤标志物是一个波动的指标,需要临床进行长期连续跟踪、检测。

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门公布了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癌症是我国第二位死因,占死因总数的22.3%,但在城市地区,癌症死亡率已成为第一位死因。和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死因调查相比较,癌症死亡率分别上升了83.1%和25.5%。我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150万人;癌症新发病人数>200万人;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费用约1000亿,约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0%。早期诊断是治愈肿瘤的关键。目前临床应用多种殊检查以期望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内腔镜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各有其局限性。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的出现使人们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寄予了极大希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转归、评价疗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和应用,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然而,许多研究报道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的作用,误导了一些临床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对肿瘤标志物检测意义的理解,正确评价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并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意义重大。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白晓枫一.何谓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1846年发现的Bence—Jones蛋白被应用于多发骨髓瘤的诊断使其成为第一个被报道的肿瘤标志物,1963年发现了AFP,1965年发现了CEA,18年Herberman在美国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首次提出肿瘤标志物的概念以后,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发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有以下特征:(1)灵敏度高;(2)特异性好;(3)能对肿瘤进行定位;(4)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5)能监测对肿瘤治疗的效果;(6)监测肿瘤的复发;(7)预测肿瘤的预后。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由于肿瘤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故发现"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就十分困难。二.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的作用能否早期发现肿瘤是评价肿瘤普查方案是否有效的依据,其检测方法应该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且对机体无损伤,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阳性和阴性极少。用肿瘤标志物进行普查应考虑下列原则:(1)该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2)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高和重复性好。(3)筛查费用经济、合理。(4)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必须复查和随访的。但实际上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达到 l00%,从而使肿瘤标志物用于普查受到限制。以结肠癌的普查为例,其发病率为37/10万,如对一组人群以癌胚抗原(CEA)进行结肠癌普查,其阳性数高达4998人,而检出的结肠癌患者只有26人,这样就造成了大量医疗和检查费用的浪费。因此,这一类肿瘤标志物一般不适宜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普查。现已证实,除了AFP有助于提高对肝癌高危人群肝癌的筛查早诊,PSA、F-PSA及其比值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并不具有很大的意义,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转移等。三.提高对肿瘤标志物阴性的正确认识虽然许多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肿瘤发病过程中没有相应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导致许多医生和患者盲目乐观的面对肿瘤标志物的阴性结果,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失去了治疗肿瘤的大好时机,造成很多遗憾。例如像AFP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相当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也仅达到79%~90%,(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阈值为>400ng/ml)。也就是说,还有10%~30%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AFP是正常的或只有轻度的升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在面对肿瘤标志物结果的阴性报告时应同样提高警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相应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漏诊发生。四.合理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异常结果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没有特异性为100%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比如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的AFP可能升高,梗阻性黄疸或风湿病患者的CA19-9数值可以高出正常值数倍,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可以有PSA的轻、中度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有CA125的轻、中度升高,甚至长期吸烟者CEA也会有轻度升高。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时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对体检中发现的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的持续升高应该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通过B超、CT、MR、内镜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要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对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经手术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由升高降为正常,表明手术成功;术后没有或略有下降,随即重新升高,提示手术可能有肿瘤残留;术后下降,过段时间后又明显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这种提示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前数个月。肿瘤标志物的升降能提示肿瘤患者的预后,对治疗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继续升高,应更换治疗方案,如果更换治疗方案后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着复发或转移。另有一点需要临床医生注意的是,化疗、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可能会有短暂的升高,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所致,正确的检测时间是治疗后6周。五.合理联合应用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肿瘤是单一变异细胞多次克隆的结果,其发生是多步骤、多基因的癌变过程。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具有复杂性及多态性,每个肿瘤实体中都存在着生物学特性有很大不同的细胞,细胞表面的受体、抗原表位、表达的基因产物、生长速度、浸润性、转移性,对化疗与放疗的敏感性等方面都可能相去甚远。这些细胞在肿瘤标志物的合成、表达、释放等方面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肿瘤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为了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选用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问题,由于部分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极高,如CA199和CA50之间的相关性可达到95%~98%,即95%~98%的被检者如CA199正常,则CA50也正常,CA199异常,则CA50也异常,这时就可以选用一些灵敏度更高的肿瘤标志物,如CA724。再比如CA242较少受到黄疸的影响,在胆道、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六.肿瘤标志物的定期随访原则许多临床医生并不了解肿瘤标志物的随访原则,对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随访的建议也是各不相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是:恶性肿瘤治疗结束后,应根据病情对治疗前升高的肿瘤标志物作定期随访监测。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半衰期不同,所以监测的时间和周期也不同。大部分国内外专家建议,治疗后6周做首次测定;3年内每3月测定一次;3~5年每半年一次;5~7 年每年一次。随访中如发现有明显升高,应1月后复测一次,连续2次升高,可预示复发或转移。此预示常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有助于临床及时处理。

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

误区一:体检项目越多越好

上图是体检中一个PSA的检查项,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因为前列腺癌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发病率极低,所以在50岁以上的人才需要进行PSA筛查。如果我们只是堆砌很多的检查项目,并不能达到准确筛查疾病的目的。

误区二:体检不需要咨询医生

大部分的体检都会有一些套餐,但这种套餐的设定是否合理,跟医生的专业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以安吉丽娜·朱莉为例,她切除了双侧的乳腺和双侧的卵巢。为什么呢?因为她的母亲、姨妈都是乳腺癌患者,正是因为她有一个强烈的家族史,医生才发现了她们家族里有一个乳腺癌的遗传性的基因突变,所以对于安吉丽娜来说,她如果不去做乳腺的切除,那么她就需要比正常人更加提早去筛查乳腺肿瘤的情况。

所以,医生的咨询有助于发现一些高危的人群,而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套餐都是针对普通风险的人群,针对高风险的人群是需要通过医生的判断才有更好的指向性。

误区三:滴血验瘤

所谓“滴血验瘤”,就是通过血液里面当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肿瘤,它其实是一项被滥用的检查。我曾经写过一篇科普,叫做《被滥查的肿瘤标志物》,供大家详细地了解。

实际上,除了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A125联合彩超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像其它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153、CA199等都没有筛查的意义。

有人可能就会问,医生你说肿瘤标志物都没有筛查的意义,那它为什么叫肿瘤标志物呢?肿瘤标志物更多地是被用于已经明确了肿瘤的监测。比如说有些人在结直肠癌诊断清楚的时候,会发现他的癌胚抗原浓度会升高,医生可以拿这个癌胚抗原的浓度水平的变化作为监测肿瘤有没有复发的判断。如果在术后出现了癌胚抗原浓度不断地升高,就要怀疑肿瘤有复发,而大部分的肿瘤标志物仅仅是用于监测肿瘤有没有复发,并不能用于筛查,因为筛查起来阴性率、阳性率都非常高。

再举个例子,吸烟的人的癌胚抗原就会比正常人会高,所以如果我们拿着一个肿瘤检查的结果,它显示癌胚抗原轻度地升高,在正常范围1-2倍之间的升高,那对于临床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所以,一般不提倡盲目地去筛查肿瘤标志物。

误区四:基因检查

所谓“基因检查”主要是集中在肿瘤方面的基因检查(见上表),跟肿瘤相关的基因有上百种,其中只有5%的肿瘤是遗传的,而这5%的肿瘤当中有很多是有家族史的。在我们平常发现的遗传性肿瘤当中,主要是遗传性的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这些癌症都有比较明确的早期筛查和预防的措施,而其它很多肿瘤即使你知道它是基因突变,目前也不知道怎么去筛查和预防。

另外,有很多基因只是轻度地增高一个人患癌的风险,比如说这个人本来患癌的风险是千分之一,那么做了基因检查以后,这个风险变成千分之二、千分之三,仅从数值上看它翻了两倍三倍,但无论是千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三的一个肿瘤患病率,都不足以使我们改变临床决策,不足以要求我们去做提前的检查或者做早期的预防。

误区五:PET万能

CT检查可以发现身体里面的包块,肿物,PETCT是在CT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PET设备,PET是什么呢?它是反映肿瘤生长活跃程度的,CT加上PET就可以看到身体里面就有一个包块,然后检测这个包块长得快不快,代谢活不活跃。

一般来说,代谢越活跃的东西,我们就越要怀疑它是恶性肿瘤,那么从PETCT的机制上讲,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肿瘤筛查的手段。但实际上,PETCT在临床上也大部分用于已经明确的肿瘤检查,看它有没有全身的转移的情况,而没有用于肿瘤的筛查。比如说,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的筛查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看到它的黏膜上皮有一些异型的细胞,那是非常早期的情况,但这在PETCT上是看不到的,因为PETCT对于1cm以下的肿瘤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它用来做肿瘤筛查也是不太合适的。

误区六:胶囊内镜

在胃癌、肠癌这些检查方面,我们需要做内镜检查,有些人可能做过胃镜,不是无痛胃镜,所以有些痛苦,导致对胃镜的检查比较抵触。也有些人发现一种比较“好”的技术,叫做胶囊内镜。吞一颗胶囊,胶囊里面带着摄像头,被吞下去以后,它会从我们的口腔到食道到胃到肠道,可以把整个肠道黏膜的情况看得比较清楚,这是胶囊内镜理论上的优势。因为人的肠道非常长,大部分的肠道是小肠,而小肠里面的肿瘤只占消化道肿瘤不到1%,大部分的肿瘤是食管癌、胃癌还有大肠癌,那么食管癌、胃癌可以通过普通内镜就看得很清楚了,而大肠癌可以通过结肠镜看得比较清楚,所以没有必要去做胶囊内镜。

从上面这两张图可以看到,左边这张图是胶囊内镜下的一个食管,右边这张图是普通内镜下的胃,可以看出普通内镜比胶囊内镜看得更清楚一些,胃部的血管都能看到。所以,如果胶囊内镜发现了有问题,最后还是要做普通内镜来做活检。临床上胶囊内镜规范的应该是用于什么情况呢?主要用于小肠的病变,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了很多的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此时医生怀疑它的问题是在小肠,那此时做胶囊内镜是有意义的。

误区七:一次体检能查出所有的疾病

现在的疾病多达上万种,很难通过一次体检发现所有的疾病,体检是为了查出什么样的疾病呢?主要是为了查出常见的重大疾病,比如说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大肠癌),肝癌、胃癌等,因为这些内脏的肿瘤早期症状都不明显,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往往都是中晚期了,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另外,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也是可以发现的,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有助于针对这些疾病进行干预。

体检同时是为了查出可防可治的疾病,在常见的感染性的疾病当中,乙肝、丙肝、幽门螺杆菌等都可以进行治疗。比如,乙肝虽然很难治愈的,但如果是一位孕妇在怀孕之前发现有乙肝的话,她在孕期是可以使用抗乙肝药物的,这样能减少乙肝传染给孩子的风险。再比如,幽门螺杆菌也是造成胃癌的常见的病菌,那么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很好的清除效果。

误区八:做过体检就无须预防了

以肺癌为例,肺癌主要是CT进行筛查。CT筛查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它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所以即便CT检查也不能预防所有的肺癌,更不能早期发现所有的肺癌。因此,体检查出来的问题只是我们健康管理当中的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预防。比如肺癌的预防就是远离烟草,包括二手烟。

误区九:体检的结论就是报告

很多人会在体检报告当中看到,年龄稍长的人可能会有二三十个异常情况。有些异常情况我们要去看什么耳鼻喉科,有些要去看呼吸科、看消化科。其实一个人做了体检以后,他要再去把异常情况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可能要挂很多个科室的号。所以,很多体检的结论就是比较简单的罗列,并没有针对被体检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解读。

误区十:齿科检查没必要

大部分的体检都没有包含齿科的检查。当然,齿科检查没有必要跟体检同时去做,而应该像体检一样,每年定期去做,这样可以发现早期的隐匿性的问题。齿科的检查和洁牙,标准的做法就是每年做两次。我们简单地估算,十年的齿科检查包括洁牙的花费,也要低于一颗种植牙的花费。所以前段时间齿科医生的朋友圈里面流传的一篇文章,名叫《您以为我们让您洁牙是为了挣你的钱,我们是怕以后花不起治疗的钱》,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查中AFP274.900 CA192.7其他都没超出参考值还低了好多这份报告说明了什么?

由于癌症患病率持高不下,现在人们是谈癌色变,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可以预防癌症,远离病魔的折磨。防癌检查就是现在预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只要定期在做相关检查,就能防患于未然。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 到底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根据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专家提供方法,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是检查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能够发现各种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AFE):检测肝脏肿瘤标志物,是排查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方法。 癌胚抗原(CEA):检测胃、广谱、肠道、直肠、胰胆等肿瘤标志物,筛查早期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 癌抗原(CA-125):检测卵巢肿瘤标志物的方法,用于卵巢、胃肠、结肠、子宫内膜等早期癌症筛查。 癌抗原(CA-15-3):检测乳腺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 细胞角蛋白(CYFRA21-1):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标志物,主要筛查早期非小细胞癌和N母细胞肿瘤等癌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母细胞肿瘤标志物,用来筛查早期小细胞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 TCT检查:又称为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测,主要用来筛查宫颈癌变。 乳腺钼靶:这是现在检查乳腺癌最先进、精准的仪器,可以发现深部的微小乳腺癌早期症状,在北京只有少数体检机构钼靶检测仪,民众体检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肛门指检:肛门指诊是确定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大约70%左右的直肠癌都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发现。 便常规检查:通过对粪便的各种化验结果可以准确分析出十分有大肠肿瘤。

体检后怎样读懂报告单

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虽然AFP>200要连续监测2个月才行 但是结合Hbs和B超结果 综合考虑肝癌。

另外腹部的包块是哪个位置?如果是肝门部位 可能是淋巴结转移融合所致。

手术不能做了 可能门静脉里有癌栓了。。

做介入吧。

有钱可以吃索拉非尼。

体检报告上出现哪些字眼需要进一步体检?

体检结论提及内容要重点关注

拿到体检报告后,首先应了解本次体检都有哪些检查项目,然后再看体检结论。体检结论包含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阳性体征(如麦氏点有压痛)及阳性检查结果(如尿蛋白阳性)等,体检结论上没有提及的项目表示在本次检查正常。体检发现问题,若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如发现肿瘤等),体检中心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受检者单位负责人或受检本人。否则,体检医师会根据异常结果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词语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如建议“到××科门诊进一步就诊或复查”,就应到医院相应的科室进行复查或诊治;如建议“必要时”或“随诊”、“定期体检”,则表明异常程度不很严重,如果无不适症状,定期体检就可以了,目前不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要看懂体检报告,还须知道报告中一些符号的含义。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无时,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 “(±)”表示“弱阳性”。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或“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或“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指标接近正常值不能大意

健康体检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健康人群,所以检查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者最为常见。那么,如何看待那些接近正常值上、下线指标的实际意义呢?下面我们将用体检中最常做的指标举例说明。

血常规检查 重点关注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三项指标,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严重创伤、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等。血红蛋白浓度减少可见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贫血。

肝功能检查 常用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临床中转氨酶降低的意义不大,增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心脏病、严重感染等。其中,脂肪肝、酒精及药物是健康体检中导致肝脏功能指标轻度升高的常见原因。此外,感冒、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所以转氨酶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炎,不必太恐慌,但需到肝病科或消化科门诊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肾功能检查 主要指标有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明显升高提示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应到肾内科门诊进一步诊治。此外,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出血、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也可引起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升高,纠正或治疗原发病后,肾功能指标可以恢复正常。

血脂分析 主要指标有胆固醇总量(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前三项指标明显升高者应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轻度升高,尤其合并脂肪肝、肥胖者,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暂不需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脂。血脂水平减少可见于甲亢、重症贫血、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应注意营养均衡,纠正或治疗原发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肿瘤标志物检查 体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CA242、CA724)、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如指标明显增高,癌症可能性就很大,应做进一步的检查。轻度升高,也不能置之不理,需隔一两个月去医院复检,如仍持续升高,应考虑癌症的进展;如一直没有明显变化,一般是良变。癌症术后患者,如指标持续增高,需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外科体检 主要项目包括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肛门等,若发现结节、增大等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妇科体检 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妇科超声和妇科查体。TCT检查提示有重度炎症、鳞状细胞学异常时,需到妇科门诊进一步诊治;若提示轻或中度炎症,则定期体检复查即可。妇科超声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若无症状及生育要求,可妇科门诊随诊观察;5cm以下无回声的卵巢囊肿,可以在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除外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息肉,无月经量改变且小于1cm的可以随诊观察。

影像学检查 一般包括胸片及B超检查(包括腹部、甲状腺、膀胱、前列腺、乳腺等),发现占位变,应进一步检查除外恶性肿瘤的可能。诊断明确的囊肿、错构瘤、血管瘤、息肉(直径小于1cm)及结石,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但需定期体检。

妥善保管体检报告单有用处

除了筛查一些重大疾病外,体检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隐患,受检人按指导建议对某些疾病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比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就有可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体检报告的用处很多,通过对比历年体检结果,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就可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如B超检查提示胆囊息肉一次比一次大,当息肉大于1cm,应赶在恶变前切除息肉。体检报告还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之一,看病时有用。因此,无论体检结果有无问题,都应妥善保存好自己的体检报告。有些体检中心还提供为受检者体检资料电脑存档的服务,对连续体检两次以后的体检结果跟踪分析,并定期进行体检后随访。

肿瘤指标有哪几只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每次体检后拿到报告单时,大家都会一头雾水吧,比如一些指标上升或下降,怎么看报告单以及最后医生给出总检报告中的暗语是什么意思都不知所以然,下面,我来教大家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知道体检主要包括的项目,它包括:常规检查和影像、检验类检查

第一项、常规检查

主要借助医生触诊或听诊器等简单仪器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物理检查:内科、外科、眼科检查、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内诊

**这类项目一般在医生进行检查时,就能马上知道身体是否有异常。(所以体检时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近期身体是否有异常情况,以便于医生做判断)

第二项、影像、检验类检查

主要借助大型专业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

医学影像类检查项目:心电图、B超等。检验类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3项等。

那么,影像、检验类检查该怎么看呢,随我往下继续~

影像类项目:直接看检查结果即可

这类项目包括:心电图、B 超(肝、胆、脾、肾、生殖系统B超等)、彩超(腹部、泌尿生殖系统、甲状腺、妇科、乳腺彩超等)、胸片。

除了直接看检查结论(也叫检查小结),还要格外重视结论中出现“建议定期复查”、“建议进一步检查”等字样的项目。

此外,在这类体检中查出的增生、结节、囊肿等,都不用治吗?那可不一定!要分清以下四种情况:

增生:大多数不会癌变,但要每年复查。

结节:如果突然出现变化了,要警惕。

囊肿:九成不会恶变,但是长的太大的话就需要治疗了。

息肉:要看长在哪个部位和大小来决定。

再随我了解一检报告上的常见标识和医生暗示性话语怎么解读:

首先,了解报告单上的常见标识:

1、上图中“小的红色上指箭头”代表该指标高于正常范围, “小的绿色下指箭头”代表该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红框部分指参考区间。通常又称“参考范围”、“正常范围”、“正常值”,是指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区间。

2、上图中的化验单上的 +、- 分别代表阳性、阴性。

最后就是化验单上的+ 号了,它代表数量上的变化。比如 +、++ 和 +++ 说明阳性的程度逐渐增强。

然后就是医生“暗示性话语”部分。这是,医生在最后的总检报告中给出的建议,会出现以下这些“暗示性话语”,大家要学会分辨:

观察即可”:体检结果虽不在正常范围,但经医生综合评估会认为无大碍。

定期复查”:此次查出的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诊。

随诊”:如有症状出现,或随后出现相应症状,你就需要去对应科室进一步诊治。

就诊”:是建议你去专科进一步检查,身体可能有一定问题。

及时就诊”:是最严重的,这很可能明确提示你已经患上某种疾病,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好了,体检报告的全部解析就说完了。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体检结果无异常不代表身体完全健康

因为大多数“体检指标参考值”是根据疾病标准而设定的。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合格”,不代表绝对健康。处于“临界值”的指标,还需要特别留意。

二是对异常指标无需过度紧张但要持续关注

体检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体检前的饮食、作息、情绪状态等,因此体检出现异常指标未必代表已经患上某种疾病,但建议在短期内进一步检查确定。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这些物质在健康人体内并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一般认为应具有下列特点:(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6)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简便,试剂盒价廉。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TM。由于肿瘤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故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常见、通用的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空腔脏器来源,肺腺癌特异性强。正常≤3 ng/ml(不吸烟) ≤10 ng/ml(吸烟),>20 ng/ml提示消化肿瘤。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用如其名,鳞癌特异性;宫颈癌TM。

CA125(糖类抗原125):卵巢TM,肺癌预后的独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选TM,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ng/ml。

CA199:消化来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结直肠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CA242:消化来源。

N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TM、神经胶质瘤TM;神经内分泌来源,是脑转移的信号。

TPA(组织多肽抗原):反映活动、分化、浸润性。

2几种常见癌症的肿瘤标志物

肺癌

CYFRA21-1(细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鳞癌首选TM,敏感度 76.5%,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 87%。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的TM,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早期可发现,可用于高危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在日本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p53:抑癌基因p53 的产物,阳性率与肺鳞癌术后生存相关。

具体应用:①肺腺癌:CEA(87%)、CA153;②肺鳞癌:SCC、CYFRA21-1;③小细胞肺癌:pro-GRP、NSE;④非小细胞肺癌三联:CYFRA21-1+CEA+p53;⑤肺转移:CA199、CA153;⑥复发:CEA。肺腺癌:CEA(87%)、CA153

胃癌

CA72-4:胃癌进展和疗效TM,独立预后因子。

没有一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通常联合诊断。癌前病变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结直肠癌

CEA、CA242、CA199:三者较敏感,然而联合检测不优于单一CEA。

ESM-1(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异度 95%,随TNM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来之星。

肝癌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肿瘤 TM。正常≤20 ng/ml,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续 1 月或 ≥200 ng/ml 持续 2 月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肝癌。

GP37(高尔基体蛋白73):预测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阴性肝癌早期诊断,敏感度50%,特异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达95.83%。

乳腺癌

CA153:早期敏感性较低(60%)、晚期敏感性为 80%,转移性阳性率较高(80%)、晚期骨转移阳性率可达 50%。

CA125:伴淋巴结转移、浸润阳性率达 44.6%。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吗?

在体检报告中,简单的几个肿瘤标志物数值的变化往往让人心惊肉跳,甚至被人当成是否患癌的审判书。然而,专家表示,肿瘤标志物数值的高低与肿瘤相关,却不等于被诊断为肿瘤。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同样可以产生,且存在个体差异,健康人发现肿瘤标志物数值高了,一定要综合分析、动态随访,若指标持续成倍增加,要特别小心。同样的,肿瘤标志物数值位于正常值内也不代表就万事大吉。

据专家介绍,导致肿瘤标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会有显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例如同样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绝大多数会有显著增高,但是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却很少有升高的。这要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来决定。

2. 正常人群:虽然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的物质,但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变中同样可以产生,但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较低且存在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同样要重视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细胞的轻度增加。

3. 样品存储问题:在血液标本储存不当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升高。如容器、抗凝剂、保存液及冷链储藏等出现问题,会导致样品不能准确反映检测者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是肿瘤标志物的值升高。

4. 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

5. 特殊情况:例如喝酒、睡眠不好,还有就是过频进食补品。对于女性来说,处于怀孕期或月经期时前后抽血,都会因个人身体差异产生波动。

由此可见,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CT、B超等方法检查;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

此外,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任何一种恶性肿瘤都没有绝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且每个患者对于各种肿瘤标志物都有各自的基础水平。因此,针对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其疗效监测的指标。当肿瘤经治疗有好转或因肿瘤复发转移而病情恶化时,这些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参考。

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用于肿瘤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群体的肿瘤筛查,特别是身体出现了“癌症信号”者、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的检测指标偏高也不要误认为已确诊肿瘤,及时与主诊大夫沟通并听从其意见,必会得到正确的治疗。

综上所述,各种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肯定患了癌症,甚至进行抗肿瘤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而应该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和观察。

瘤医生网有很多的科普内容,有需要可以去看看。